t11p577

标签: 弹道导弹

说一个反人类常识的认知:中国的武器越是先进,反而越是无法震慑宵小!就比如说反舰导

说一个反人类常识的认知:中国的武器越是先进,反而越是无法震慑宵小!就比如说反舰导

说一个反人类常识的认知:中国的武器越是先进,反而越是无法震慑宵小!就比如说反舰导弹能够吓到美国,但是却吓不到菲律宾,那些三流小国会这样认为:反舰导弹能反航母?我没有航母那你这导弹不就无用了么?虽然这个说法非常抽象,听上去甚至都有些降智了,但是很遗憾,在那些弹丸小国眼里,他们很可能就是这样认为的。说实话,很多人一提到我国这些年在武器装备上的进步,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各种“高大上”的武器名词,什么东风-26、055大驱、反舰弹道导弹,甚至还有“航母杀手”这样的外号。按理说,这些装备摆出来,全世界都得认真对待,尤其是美国这种大国,动不动就要研究对策,调整部署。但偏偏有些小国家,比如菲律宾,却完全不买账。他们面对我国这些先进装备,不但不怕,反而有点“没心没肺”的乐观。这事儿要搁普通老百姓身上都觉得挺离谱的,但现实就是这么让人哭笑不得。其实,这背后有个很现实的问题,就是小国和大国对现代战争的理解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。美国人一听说东风-26能打几千公里,又能打航母,那可真是要琢磨半天,研究怎么应对。可菲律宾人一看,自己连航母影子都没有,主力舰还是上世纪美国淘汰下来的二手货,最大就是三千多吨,跟我国一艘054A护卫舰比,吨位都不到一半。说白了,他们觉得自己根本不是“高端武器”的靶子,自然也不会觉得害怕。这种想法其实不光菲律宾有,很多体量小、装备落后的国家都存在类似思维。老百姓看武器,还是停留在老电影里的那种场面,舰炮对轰,哪怕打起来也是你来我往拼胆子。他们根本理解不了什么叫“区域拒止”,也不明白现代战争早就变了味。现在的高端武器,动辄可以在几千公里外锁定目标,精确打击,哪怕你不是航母,只要涉及到大国核心利益,一样可能被“顺手收拾”。拿菲律宾来说,他们的“格雷戈里奥·德尔皮纳尔”号巡逻舰,原本就是美国六十年代造的船,放在现在,性能早就跟不上节奏。可他们自己却很自信,觉得反正自己没啥大目标,没必要担心那些动辄上千公里射程的导弹。甚至有些军方人士还半开玩笑地说,东风-26是“航母杀手”,自己没航母,根本不用怕。这种逻辑,说出来听着都觉得有点“自我安慰”的感觉,但在他们那里却成了共识。其实,现代战争的真正威慑力,并不完全靠“你有啥我就打啥”。我国这些高端武器,讲白了,是为了维护整片区域的和平与安全,不管对手是大是小,只要威胁到安全底线,都有可能成为打击对象。就像东风-26导弹,外界老是把它当成“航母克星”,其实它打的范围远不止航母,任何大型舰艇、补给船甚至登陆目标,理论上都能覆盖。我国提出的“区域拒止”战略,其实就是用这类高端武器,把潜在威胁挡在家门口之外。美国之所以处处小心,就是因为他们明白,一旦踏进我国的安全红线,随时可能遭到打击。
美国陆军军事专家评估中国新弹道导弹DF61和DF5C的性能,前美军四星上将马克米

美国陆军军事专家评估中国新弹道导弹DF61和DF5C的性能,前美军四星上将马克米

美国陆军军事专家评估中国新弹道导弹DF61和DF5C的性能,前美军四星上将马克米利称观看了中国阅兵,对新展出的DF61导弹很感兴趣。专家分析认为,DF-61是中国第六代核威慑战略弹道导弹,采用固体燃料,可以用卡车运输和发射,比之前的DF-5C更加灵活和隐蔽,如果说DF-5C是用来反击的“盾”,那么DF-61更像是能够主动出击的“矛”。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上,DF-61洲际导弹首次公开亮相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款导弹被命名为“DF-61”,跳过了中间的数字序列,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命名方式,让许多军事观察家猜测:可能是因为这款导弹的技术太先进了,所以值得一个全新的编号。DF-61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超远射程和超高速度,据分析,它的射程超过18000公里,这意味着从中国发射,可以打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。DF-61采用经过北极的特殊飞行路线,能够避开传统导弹防御系统,其末端速度达到55马赫(约每小时6.7万公里),现有防御系统难以拦截,该导弹还可携带18个分导弹头。这些弹头在飞行末端会像蜂群一样散开,各自攻击不同的目标,一枚主弹头吸引敌方防御系统的注意力,其余17枚则以超高速度进行攻击。这种“饱和式”攻击方式,让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防不胜防,有专家估计,面对这种攻击,拦截成功率不到5%。DF-61采用了最先进的制导技术,包括量子导航和人工智能路径修正。这意味着它不仅能打得很远,还能打得很准,它的误差可以控制在50米以内,对于洲际导弹来说,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精度。也就是说,DF-61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面积杀伤武器,而是能够精确打击关键目标的战略武器。DF-61导弹搭载于16轮重型发射车,具备公路机动能力,可快速部署和发射,其采用固体燃料技术,无需像液体燃料导弹那样在发射前耗费数小时加注燃料,显著提升了反应速度,这种设计降低了被敌方卫星侦测和定位的可能性,战场生存能力优于其他类型导弹。与DF-5C相比,两款导弹各有优势,DF-5C是液体燃料导弹,射程更远,超过20000公里,是中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而DF-61采用固体燃料,反应更快,机动性更强,专家认为,如果DF-5C是用于核反击的“盾”,那么DF-61就是可以主动出击的“矛”。中国最新展示的DF-61导弹标志着其"三位一体"核打击体系全面成型,这个体系包含陆基的东风系列导弹、海基的巨浪系列潜射导弹以及空基远程导弹三种打击方式,确保能从陆地、海洋和空中实施核反击。DF-61的出现显著提升了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,其远程精准打击和突防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对全球战略平衡产生重要影响。中国选择在重要纪念日公开展示这款武器,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息:中国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,不容任何人侵犯。与DF-5C相比,DF-61的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确实更强,但这并不意味它是“主动攻击”的武器,实际上,两种导弹都是中国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只是分工不同。中国坚持"不首先使用核武器"的原则,发展先进武器是为了形成有效威慑、保障国家安全,而非主动攻击。从全球战略角度看,DF-61的列装使中国核威慑能力提升至与美俄相当水平,这种相互确保摧毁的平衡状态有助于维持大国间战略稳定。虽然科技进步会催生更先进武器,但各国都应共同维护世界和平、防止核战争,中国的国防建设始终是防御性质的,根本目的是遏制战争而非发动战争。
东风-61洲际弹道导弹,速度到底有多快?分析人士认为,东风-61洲际弹道导弹

东风-61洲际弹道导弹,速度到底有多快?分析人士认为,东风-61洲际弹道导弹

东风-61洲际弹道导弹,速度到底有多快?分析人士认为,东风-61洲际弹道导弹最高速度可达30马赫以上,比东风-41更快!此前央视曾公开介绍过东风-41的性能,东风-41最高速度25马赫,用不了三十分钟就能够从我国飞到美国。东风-61...
#美媒点评东风61#【“东风”-61:洲际弹道导弹翻开新页】#东风61洲际弹道导

#美媒点评东风61#【“东风”-61:洲际弹道导弹翻开新页】#东风61洲际弹道导

#美媒点评东风61#【“东风”-61:洲际弹道导弹翻开新页】#东风61洲际弹道导弹震撼亮相#据美国陆军知识网站9月3日报道,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,中国正式展示了“东风”-61洲际弹道导弹。该导弹出现在16轮运输起竖发射车上,发射筒标有DF-61字样,但尚不清楚其中是否装载了实弹。#东风61大约10个花坛长度#此次阅兵是中国陆基、海基和空基核力量首次以“三位一体”的形式正式集中亮相,其中“惊雷”-1是空基远程导弹,“巨浪”-3是潜射洲际导弹,“东风”-61是新型陆基洲际导弹,还有改进型“东风”-31BJ。其他战略装备包括“东风”-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和“东风”-26D导弹,也出现在方阵之中。“东风”-61的技术细节尚未披露,但它的出现被解读为是“东风”-41的后续型或补充。“东风”-41导弹从上世纪末开始研制,2019年公开亮相,长约20米,估计射程在12000公里至15000公里之间,最多可携带10枚分导式弹头。至少从2020年起,就有关于其后续型的说法流传。“东风”-61的运输起竖发射车与“东风”-41大体相似,表明中国在部署时优先考虑了公路机动性和生存能力。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“东风”系列导弹。“东风”-1导弹于1960年进行了试验,“东风”-2在1964年成为中国第一款实战部署的战略导弹。“东风”-5在上世纪80年代投入使用,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第一款真正的洲际导弹。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“东风”-31导弹使用固体燃料,通过增强机动性提高了生存能力,并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。“东风”-41导弹在2019年首次亮相,实现了射程更远和携带更多弹头的飞跃。“东风”-61导弹现在继续这一进程,成为“东风”系列导弹的最新成员,并进一步提高了生存能力和威慑力。“东风”-61的战备状态仍不确定。与已经确认服役的“东风”-41不同,“东风”-61尚未有此类确认消息。它在阅兵中的首次亮相,确立了该款导弹在火箭军作战序列中的官方名称和地位,但尚不清楚它是会取代现有的“东风”-41部队,还是作为后者的补充。“东风”-61与“巨浪”-3潜射导弹和“惊雷”-1空基远程导弹一起出现,凸显了中国打造具有多样化投掷发射方式的完整“三位一体”核力量的意图。无论是作为旧系统的替代品,还是作为不断增长的核力量的补充,“东风”-61都标志着中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部队正进入一个新阶段,将在未来十年对战略考量产生重大影响。(编译/涂颀)
美军要彻底绝望了,93阅兵中国公开人类史上首款空射弹道导弹,轰6N挂载火力

美军要彻底绝望了,93阅兵中国公开人类史上首款空射弹道导弹,轰6N挂载火力

美军要彻底绝望了,93阅兵中国公开人类史上首款空射弹道导弹,轰6N挂载火力覆盖美全境!美军这次是真得慌了!咱们93阅兵亮出人类首款空射弹道导弹“惊雷1”,轰6N挂上它,火力能覆盖美国全境,这谁顶得住啊!难怪轰20一直没出来,有了惊雷1,美国本土再也不是安全的地方了。之前咱们有“红旗”“巨浪”“东风”这些导弹,这次给新导弹取名“惊雷”,就说明这玩意儿以前没人搞出来过,是真的前无古人。空射弹道导弹看着简单,其实难着呢。轰炸机再大,装的东西也没发射车多。远程弹道导弹本来就不小,要保证射程还得把体积做小,这是最难的事。而且还得在高空高速状态下,让导弹和战机顺利分开,移动的时候还得精准打到目标,这些都是大难题。咱们能把这空中重器搞出来,完全超出了美军的想象。更关键的是,惊雷1让中国走了和美国B2不一样的轰炸路线,美军之前的应对办法全部管用了,能不绝望吗?有网友说,要是这导弹射程能到1万4公里,就算是轰6N,威慑力也特别大。因为飞机在空中转移快,美国人没法靠袭击消除威胁,而且飞机在中国空域里有战斗机护航,就像潜艇待在安全的海域一样。但要是射程不够,那轰20还是需要的,不然得飞到太平洋才能攻击,不隐身就过不了第一岛链。有人觉得,有东风61、激光武器,再加上惊雷1,这些都是大杀器,特朗普知道了头都得大。说到底,大家还期待咱们空间站武器早点成型。像空间微波武器、激光武器,还有空间导弹,这些都是从天上往下打的,想想都觉得厉害!
东风-26D弹道导弹是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。央视解说称,高超声速导弹方队中,受阅的

东风-26D弹道导弹是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。央视解说称,高超声速导弹方队中,受阅的

东风-26D弹道导弹是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。央视解说称,高超声速导弹方队中,受阅的鹰击-21、东风-17,东风-26D导弹,飞行速度快、突防能力强、命中精度高,是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新型杀手锏。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亮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东风-26D弹道导弹是东风-26导弹的“升级版”。高超声速是指物体的飞行速度超过5倍声速,也就是大于等于每小时6125公里,若以这个速度从北极飞到南极,只需要不到3个半小时。高超声速技术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方向,俄罗斯、美国等国家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研究。目前,在该领域中国处于领先水平。东风-26D导弹体并不大,但射程非常远,而且是高参数、可机动,难以对其进行拦截。东风-26是中程弹道导弹,此次阅兵展示的东风-26D标的是中远程弹道导弹,通过采用新的乘波体弹头(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漂式弹头),东风-26D的射程和机动能力将有很大幅度提升。东风26-D的弹头为高超声速弹头,拦截难度加大,从中程弹道导弹变为战略性武器,可以让敌方防不胜防。据新华社报道,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,东风-26导弹亮相阅兵现场。东风-26导弹能够大区域无依托机动发射,可实施快速核反击,能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实施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,是我军核常兼备、全域慑战的新型“杀手锏”武器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这种导弹既能装核弹头,也能装常规弹头,可以跨区域机动,灵活选择发射阵地,精确打击地面、地下、海上目标。中国排面360度无死角整齐(东风-26D弹道导弹。据央视新闻视频截图)
惊雷-1型空射弹道导弹!这是目前世界上,绝无仅有的空基核投掷手段!惊雷-1后

惊雷-1型空射弹道导弹!这是目前世界上,绝无仅有的空基核投掷手段!惊雷-1后

惊雷-1型空射弹道导弹!这是目前世界上,绝无仅有的空基核投掷手段!惊雷-1后部为火箭助推器,前部为双锥体高超音速导弹,突防能力极强。其整体构型和气动外形,非常类似东风-15B型中近程弹道导弹,而后者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。...
这次阅兵式直接把压箱底的东风61导弹给拉出来了,其性能超过美国的民兵系列是世界上

这次阅兵式直接把压箱底的东风61导弹给拉出来了,其性能超过美国的民兵系列是世界上

这次阅兵式直接把压箱底的东风61导弹给拉出来了,其性能超过美国的民兵系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,可以突破现役所有的拦截系统。:东风61洲际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.5万公里,覆盖全球所有的角落,末端速度可达35马赫,远超现役所有反导系统拦截能力,可以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,每个分导式核弹头威力是广岛核弹头威力的10倍。本来以为东风41就已经很厉害了,没有想到连升两级直接升级到东风61系列,并且号称不可拦截。
美军恐怕要彻底绝望了,93阅兵中国公开人类史上首款空射弹道导弹,轰6N挂载火力覆

美军恐怕要彻底绝望了,93阅兵中国公开人类史上首款空射弹道导弹,轰6N挂载火力覆

美军恐怕要彻底绝望了,93阅兵中国公开人类史上首款空射弹道导弹,轰6N挂载火力覆盖美全境!难怪轰20迟迟不出来,惊雷1的出现,意味着美本土不再安全!这款导弹外观修长、造型流畅,挂载在轰-6N的机腹下方,它不像普通的空对地导弹,更像是一枚“会飞行的弹道导弹”。专家分析,它很可能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,也就是说,它的速度极快、轨迹多变,现有的反导系统很难拦截。轰-6N本来就是一款航程较远的战略轰炸机,如果进行空中加油,最大航程可以达到上万公里,而新导弹的射程据推测超过3000公里,这意味着,轰-6N不用飞出太远,就能对目标形成威慑。其次,空射导弹比陆地发射的导弹更灵活,陆基导弹发射车或者发射井的位置是固定的,容易被卫星侦测,而轰炸机是移动的,可以从不同方位、不同高度发射导弹,大大增加了对手的防御难度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轰-20迟迟没有公开亮相——因为我们现有的轰-6系列仍在不断升级,仍然能够形成有效的战略威慑,先改进老平台,再研发新平台,这是一条务实且高效的路线。不少人说,“美国本土不再安全”,这话虽然听起来震撼,但其实战略武器的意义从来都不是“主动攻击”,而是形成“相互制衡”,中国始终坚持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”,发展新武器更多是为了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反击能力,从而避免被讹诈。换句话说,你有盾,我就得让矛更锋利一些——这不是为了主动出击,而是为了让对方不敢轻易出手。新武器的亮相固然令人振奋,但我们更应理性看待它的战略意义。一款新式武器不能改变整体战略格局,但它可以影响对手的决策心理,空射弹道导弹的出现,让防御方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反导系统,同时也让战略威慑体系变得更加立体多元。中国军事发展的核心目标始终是防御性的,我们发展新技术,不是为了发动战争,而是为了防止战争,只有具备可信的反击能力,才能有效遏制潜在冲突,维护和平。现代战争是系统对抗,不是单一武器的比拼,从体系角度看,导弹、平台、侦察、指挥、后勤等缺一不可,光有厉害的导弹是不够的,还需要有完善的作战体系作为支撑。最后,作为普通观众,我们既要为中国军事进步感到自豪,也要避免过度夸张或煽动性的解读,真正的强国之路,依靠的是综合国力、科技自主、外交智慧和战略定力——武器只是其中一部分。归根结底,国家安全不是靠一两款“神器”,而是靠全方位的稳健发展,而我们追求的,始终是和平与发展,绝不是霸权与对抗。这也正是中国一贯坚持的防御性国防政策的核心——我们不想威胁任何人,但也绝不允许被任何人威胁。
北京重锤——惊雷-1型空射弹道导弹!这是目前世界上,绝无仅有的空基核投掷手段!

北京重锤——惊雷-1型空射弹道导弹!这是目前世界上,绝无仅有的空基核投掷手段!

北京重锤——惊雷-1型空射弹道导弹!这是目前世界上,绝无仅有的空基核投掷手段!从外观上看,“惊雷-1”有着独特的模样。它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,这让它拥有强大的动力。不少人推测,它的射程相当可观,可达3000至4000公里。其弹头部分更是亮点十足,安装的是双椎体结构的高超音速机动式再入弹头。这种弹头具备再入段的弹道机动能力,再入速度超过17马赫,如此高的速度和特殊的机动能力,使得它的突防能力极强,敌方想要拦截它,简直难如登天。“惊雷-1”需要搭载特定的载机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,而这个“搭档”就是轰-6N轰炸机。轰-6N轰炸机经过加油后,作战半径约为5000公里。当它携带一枚射程超过3000公里的“惊雷-1”空射高超音速导弹时,二者组合的打击范围可达到8000公里。这意味着什么呢?这意味着从西伯利亚到印度洋,从太平洋到澳大利亚一线,都在这个组合的打击范围之内。更重要的是,美国用来封锁中国的第二和第三岛链,也被纳入了攻击范围,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所有重要军事基地,像夏威夷、关岛和迪戈加西亚,都不再安全。在“惊雷-1”出现之前,中国的空基核力量相对薄弱。那时主要依靠轰-6系列轰炸机搭载常规巡航导弹,在射程、威慑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。而“惊雷-1”的诞生,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。它与“巨浪-3”潜射洲际导弹、“东风-61”陆基洲际导弹一起,组成了核导弹第一方队,首次公开展示了中国完整的陆、海、空基“三位一体”战略核力量。从此,中国空基核力量从传统的战术打击层面,跃升到了战略威慑高度。与其他国家的同类武器相比,“惊雷-1”也毫不逊色。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、射程最长的空射弹道导弹,超过了俄罗斯的“匕首”和美国曾测试过的“空射民兵-1”。并且,它还具有一些独特的技术优势。比如,它可能采用了低可探测性设计,大大降低了被敌方雷达发现的概率;还运用了多种突防技术,能够有效突破现代防空系统,确保打击效果。中国研发“惊雷-1”,可不是为了挑起争端,而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稳定。它让中国的“安全防线”向外扩展,向那些总想着挑衅的国家表明,中国不主动惹事,但面对威胁时,绝对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领土和人民。如今,“惊雷-1”已经亮相,它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国际战略格局呢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