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渡之战堪称三国时代北方格局的转折点。曹操在势力较弱的情况下,逆转胜出,一举改变了天下走向。其实在大战之前,袁绍的优势是公认的,很多人都以为北方的统一大业非他莫属。不过,袁绍手下也有清醒的人,比如田丰,他早就察觉到与曹操开战未必有利,多次劝袁绍以静制动,休养生息。但袁绍没采纳他的建议,执意出兵,结果兵败如山倒,辛苦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,给了曹操腾飞的机会。其实官渡之战之后,袁绍的实力依然比曹操强大,北方大势并未立刻逆转。只是袁绍本人打击太大,意志消沉,不久便病逝。他一死,儿子们为争家业反目,内部不断分裂。曹操趁乱逐一击破袁家残余势力,才真正完成统一。这说明袁绍不是输在实力,而是败于性格和后续治理。当初袁绍急于发动战争,是因为曹操的发展太快,让他产生了危机感。与其坐视其成,不如先下手为强。假如他选择稳健保守,也许结局会更好,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。许多人批评袁绍当年没听田丰的话,其实他有理由自信:当时无论兵力、地盘还是人心,他都远超曹操,绝大多数将领也支持战争,失败后才被反思。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直接原因,除了对方把握机会外,还和袁绍自身在用人和决策上多次失误有关,很多本来不该犯的错误却一一出现。至于田丰的反对意见,也不能完全说是为公,他作为文臣,本就不喜欢打仗,因为大战对他们未必有好处,真正受益的多是武将。文武之间在战争问题上历来有分歧,袁绍对田丰的心思其实也明白。最后归根到底,官渡之战不是一场简单的战役胜负,而是袁绍个人选择和家族后续内讧共同造成的结局。袁绍本有机会逆转乾坤,奈何最终错过良机,亲手断送了原本大好的局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