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11p577

标签: F-35

如果美国的800多架战斗机全扑向中国,解放军能不能扛住?不夸张的说,美国如果真这

如果美国的800多架战斗机全扑向中国,解放军能不能扛住?不夸张的说,美国如果真这

如果美国的800多架战斗机全扑向中国,解放军能不能扛住?不夸张的说,美国如果真这么干了,就是在给中国送免费的靶子。美国空军实力确实强,从数据上看,到2025年,他们现役战斗机总数超过1800架,包括F-35、F-22、F-15和F-16这些主力。F-16就占了大头,全球在役超2000架,美国自己有700多架C型和100多架D型。F-35是隐形多用途机,已交付上千架,美国空军计划每年添置几十架,到2025年隐形战斗机数量可能超中国。这些飞机装备先进,F-22有超音速巡航和隐身能力,F-35带网络战功能,能远距离锁定目标。整体来说,美国空军总飞机1.4万架左右,全球第一,空中加油机和预警机配套齐全,能支持长距离行动。但问题是,这些飞机要全扑向中国,得跨越太平洋,万里路程,补给线拉得老长。空中加油机数量有限,2024年任务执行率才67%,比前几年还降了。飞机从本土飞来,得靠日本、韩国或关岛基地起降,这些地方离中国近,但容易成目标。真打起来,基地安全成问题,维修和油料供应跟不上,一波损失就得哭。中国这边,解放军防空系统已今非昔比。地面防空网密布,红旗-9和红旗-22导弹覆盖高中低空,射程几百公里,能拦截隐形目标。625E弹炮结合系统专治低空威胁,瞬间打出密集火力网,对付无人机和直升机特别管用。空军有歼-20隐形机上百架,北斗卫星实时监控,雷达布得严实,美机一动向就暴露。东风-21D和东风-26导弹射程上千公里,专打航母和基地,号称航母杀手,能让美军前线补给瘫痪。总战斗机数量超2000架,排名全球第二,仅次美国。这些装备不是纸上谈兵,日常训练中已形成远中近程结合的体系,信息化水平高,防空反导能力全面提升。打主场仗,后勤在家门口,弹药油料随时补,损耗小多了。专家模拟中美空战,RAND报告说美军在西太行动,补给线脆弱,面对中国密集导弹网,损失率高。美军推演发现,远距离作战,美方输得更快,劳师远征是个大坑。
中日在南海干架,本子掉了好几架F35这事假的离谱,本子跑到南海干啥,说东海都可信

中日在南海干架,本子掉了好几架F35这事假的离谱,本子跑到南海干啥,说东海都可信

中日在南海干架,本子掉了好几架F35这事假的离谱,本子跑到南海干啥,说东海都可信度高点​​​
来欣赏下美军的自我安慰:某智库PPT,认为两支16架F-35和16架F-15EX

来欣赏下美军的自我安慰:某智库PPT,认为两支16架F-35和16架F-15EX

来欣赏下美军的自我安慰:某智库PPT,认为两支16架F-35和16架F-15EX“超级鹰”组成的制空机队,就能掩护B-2、B-21从南北两个方向突破解放军对台海的防空圈,空袭解放军的登陆舰队。如果这个PPT出现在二十年前(2005年),当时...
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,现在是8月7日深夜,刚刚得重要消息,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F-2

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,现在是8月7日深夜,刚刚得重要消息,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F-2

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,现在是8月7日深夜,刚刚得重要消息,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F-2战斗机在茨城县近海训练时坠毁进太平洋了,究竟是怎么回事?事情发生得很突然,这架来自百里基地的F-2正执行日常训练任务,一切看起来和往常一样,结果飞机在海面上空意外失控,最后掉进太平洋。飞行员虽然弹射逃生成功,但飞机直接报废,对日本自卫队来说,这又是一次不小的损失。往前看,其实近几年日本军机事故已经不怎么稀奇了,像T-4教练机失事、“海鹰”直升机对撞这样的事,一年接一年地在新闻里冒出来。每次事故发生,表面各有原由,但其实背后的问题都带着一点相似的味道。谈到F-2战斗机,现在还在服役的这批机龄普遍都在二十年开外。刚服役那会儿算是日本装备升级的一大步,但时代变了,这些飞机性能再强也顶不上来的,很多技术早就被邻国的新机型抛在身后。最尴尬的是,防卫省原本规划引进的新装备——F-35,价格高昂不说,自己还刚摔过一架,导致换装节奏一下子被拖慢。老飞机退不下来,新飞机又用不好,主力战机硬撑在第一线,这样一来,风险只会越积越大。再说维护,三菱重工把钱和资源都投到新导弹这类大项目上,结果F-2的零配件很难正常采购。地勤只能不断“拆零补旧”,有的飞机拆下来零件就直接装到另一架上。这样做虽然让部分飞机还能飞,但想保证安全基本就是碰运气。同时飞行员的年训练时长也被砍了,一些新飞行员经验不足,却要直接顶到任务最前线,这里面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。别看日本军费连年上涨,预算占比都进了2%的行列,但大头经费用在新武器采买和扩编制上,对维护、训练这些最基本却最关键的地方关心得并不够。从整体表现来看,规模上去了,核心动作反而显得不扎实,保障和基础能力这一块比外表还要脆。这次F-2掉进海里其实是各种老问题的必然结果。装备老旧、维护短缺、飞行员欠缺经验,再加上新老更替的停滞,这些连锁反应叠加在一起,才是日本自卫队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。表面投入再多,连最核心的补给和训练都捉襟见肘,说到底就是基础没打牢。只要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推倒重来,未来像这样飞机倒下的新闻恐怕还会不断出现。你怎么看日本自卫队现在这种情况?或者对F-2和F-35换装这事有什么自己的看法,欢迎大家一起在下方留言说说你的观点。

花磕FCAS:西班牙宣布不买F-35,只买台风跟FCAS~西班牙宣布,直接拒

花磕FCAS:西班牙宣布不买F-35,只买台风跟FCAS~ 西班牙宣布,直接拒绝将国防支出在2035年前增至GDP的5%,也不再考虑F-35战机做替换机 这项决定已经得到北约其他国家的批准。西班牙国防官员表示,他们将用更多的欧洲「台风」...
西班牙撕破脸!美制F-35大单黄了,背后竟藏着这个大秘密?8月6日,西班牙

西班牙撕破脸!美制F-35大单黄了,背后竟藏着这个大秘密?8月6日,西班牙

西班牙撕破脸!美制F-35大单黄了,背后竟藏着这个大秘密?8月6日,西班牙政府一纸公告直接把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打懵——105亿欧元国防预算彻底砍掉F-35采购计划,转头投向欧洲“台风”战机和“未来空战系统”(FCAS)项目!这波操作直接撕开美西防务合作的遮羞布,连北约峰会上特朗普的“军费5%”怒吼都成了背景音。要知道,西班牙曾为F-35预留62.5亿欧元预算,甚至海军还计划用F-35B替换2030年退役的“鹞”式战机,结果如今却因“85%资金必须投欧洲”硬性要求翻脸不认账——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算盘?第一招:战略自主玩到极致,美制装备成“烫手山芋”。西班牙可不是临时起意,早在2023年就暗戳戳释放信号——F-35的“美国控制架构”让马德里心梗,关键系统维护被美方卡脖子,维修成本飙到每小时1.2万美元!更扎心的是,F-35生产虽号称“意大利造”,但核心技术仍攥在美国手里,西班牙军方直言:“花大钱买个看不透的黑盒子?”反观欧洲方案,“台风”战机四国联合研发,FCAS六代机更是法德西铁三角,西班牙还能顺便把本国造船厂纳万蒂亚打包进航母建造计划——说白了,这是要把“防务饭碗”从华盛顿端回马德里!第二招:北约内斗升级,特朗普“关税威胁”反成助攻。6月北约峰会,桑切斯当着特朗普的面拍桌:“我们只认GDP2.1%的军费红线!”结果特朗普当场甩出“加征关税”大棒,逼西班牙补足所谓“北约欠款”。但马德里玩了个绝——用欧洲防务自主对抗美国压力!一边高举“85%欧洲资金”大旗堵住特朗普嘴炮,一边借FCAS项目绑定法德资源,直接把“美西交易”变成“美欧博弈”。更狠的是,西班牙军方算过账:F-35的终身成本比“台风”贵3倍,却还要被美方限制技术共享——这笔账,特朗普算得过来吗?第三招:军事短板藏不住,十年“无舰载机”危机浮出水面。别看西班牙现在嘴硬,实则踩了大雷——F-35B是唯一能接盘“鹞”式战机的垂直起降机型,如今计划搁置,海军2030年到2040年间将陷入“无固定翼舰载机”真空期!“胡安·卡洛斯一世”号两栖舰只能靠直升机和无人机撑场子,连法国“阵风M”都得等新型航母2040年建成才能上舰。军方高层无奈吐槽:“我们这是用十年换欧洲自主,赌赢了是王炸,赌输了是残局。”但问题是,西班牙真能靠欧洲项目逆袭吗?FCAS六代机2040年才能服役,“台风”战机又不是万能钥匙——当美国趁机拉拢意大利、希腊搞“北约小圈子”,欧洲防务自主到底是战略远见,还是被逼的“困兽之斗”?西班牙F35欧洲防务自主北约内斗特朗普关税战
中美签了?稀土换停战,美国率先官宣:中美签署了“贸易停战协议”,中国承诺向美供应

中美签了?稀土换停战,美国率先官宣:中美签署了“贸易停战协议”,中国承诺向美供应

中美签了?稀土换停战,美国率先官宣:中美签署了“贸易停战协议”,中国承诺向美供应稀土,从风电、飞机到导弹,全都给!一时间,美国媒体兴奋了,可问题是这“签约消息”只来自美国,中国这边一句没吭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中美经贸摩擦进入2025年,稀土问题已成为核心议题。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,一架F-35战斗机需要数百公斤稀土元素,用于制造磁体和合金。全球稀土产量中,中国占主导地位,美国本土产能不足5%,提纯技术也需依赖外部。4月,中国加强出口管制后,美国军工企业面临中断风险,马斯克的公司机器人生产线一度停摆。特朗普政府承受国内压力,推动谈判。双方在斯德哥尔摩和伦敦会晤,焦点是稀土出口许可和用途限制。6月,特朗普宣布协议达成,中国同意加快供应,美国取消部分反制措施。美方强调协议覆盖民用和军用领域,但细节模糊,没有具体出口量或限制条款。中国商务部随后确认框架,但强调依法审核,附加端用户声明,确保高纯度稀土不用于敏感项目。出口数据显示,6月对美稀土量激增660%,但军用级品种仍受控。美媒兴奋报道协议缓解危机,股市小幅上扬,企业开始调整供应链。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庆祝,称关系极好,但协议实际是谅解备忘录,需最终批准。谈判中,美方急于稳定产业,中国坚持民用开放、军用谨慎策略。锗和锑出口管制进一步实施,这些材料用于夜视仪和卫星系统,直接影响美国国防。F-35红外瞄准和GPS放大器依赖中国供应,这一举措加剧博弈。特朗普政府尝试多元化,拉拢澳大利亚、日本、印度组建联盟,但联盟作用有限。日本库存仅够3个月,澳大利亚矿石需运中国加工,印度冶炼技术不成熟。成本方面,美国开采是中国的5倍,环保纠纷频发,如犹他州工厂因废渣被诉。协议宣布后,美国国防承包商调整采购,但不确定性犹存。中国稀土策略清晰,出口许可加速但附条件。7月,美中继续磋商,特朗普称进展顺利,力争延长休战期至8月12日到期后。欧盟和韩国也与美达成协议,关税下调,但中国谈判更复杂。稀土不是单纯贸易品,而是战略资源。美国投资上百亿推动自主,但短期难摆脱依赖。协议看似停战,实则博弈延续。中国出口限制源于美方芯片禁售等反制,双方互有让步。军工影响深远,稀土短缺可能延误F-35生产和导弹开发。全球供应链重塑中,美国推动本土加工,但技术瓶颈明显。中国主导精炼技术,全球90%高纯度稀土出自中国。特朗普团队承认,协议缓解燃眉之急,但长远需技术独立。谈判细节显示,美方施压中国停止购俄油,但未果。印度和中国面临类似压力,但协议框架中稀土是关键交换。美方官员表示,磋商完成一半,已获供应承诺,但军用稀土出口许可仍需逐案审核。企业响应中,汽车和新能源巨头恢复生产,但警惕潜在中断。协议框架整合日内瓦会晤条款,中国交付稀土换取美方取消管制。美媒分析,这不是全面胜利,而是权宜之计。中国官方回应克制,强调互利共赢。全球观察者指出,稀土博弈反映大国竞争,贸易战影响供应链稳定。特朗普推动价格支持本土稀土项目,签署10年协议设定最低价,但进展缓慢。联盟中,四国协调困难,实际产量难匹敌中国。出口数据反映,5月中国稀土磁铁出口暴跌74%,6月反弹,但对美激增显示协议效应。国防影响具体到无人机零部件,制造商延误订单两个月。智库报告警告,稀土依赖威胁美军备战。特朗普时代2.0,关税政策延续,但稀土协议显示谈判灵活性。中国加强出口管控,针对中重稀土元素,如镝和铽,用于军用磁铁。美方回应中,投资山口矿场,试图垂直整合,但1.5亿资金难立即见效。协议后,中国批准部分许可,但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囤货。全球贸易格局中,稀土成杠杆,中国垄断精炼技术而非仅矿产。美欧日尝试替代,但成本和环保障碍大。特朗普宣布协议时,强调磁铁将流动,但现实中出口需审批。谈判进程中,斯德哥尔摩会谈未重大突破,但同意延长休战。美方记者会称,与日本欧盟协议不同,中国谈判更注重战略平衡。稀土出口反弹660%,但附带条款确保用途透明。军工企业每天胆战心惊,供应链风险高。特朗普施压盟友,但中国策略稳健。长远看,美国需联邦矿产加工计划,摆脱依赖。协议细节待最终批准,博弈远未结束。稀土贸易反映经济安全,影响从风电到导弹全链条。美国本土项目环保诉求强,居民反对废渣处理。联盟政治表演多,实际作用微。稀土闸门开度,由供应方掌控。美国短期获益,长远挑战大。贸易框架整合多轮谈判,稀土成焦点交换。美方急宣协议,安抚产业,中国确认后强调原则。全球经济衰退担忧中,这一协议提供缓冲,但分歧犹存。稀土博弈教人深思,资源依赖何时破解。中美稀土协议背后,你怎么看美国单方面官宣的意图?中国沉默后确认,又隐藏哪些考量?欢迎留言分享观点,一起讨论这场贸易博弈的走向。
很多人好奇:就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,能同时挡住多少国家的进攻?这事儿得具体说,咱们

很多人好奇:就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,能同时挡住多少国家的进攻?这事儿得具体说,咱们

很多人好奇:就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,能同时挡住多少国家的进攻?这事儿得具体说,咱们不妨做个假设。先看陆军,咱们的99A主战坦克机动快、火力猛,PHL-191远程火箭炮能打300多公里且精度高,再加上各种先进战车,地面突击能力在全球陆军中一直稳居前列。要是像印度和越南这种在边境可能有摩擦的国家,联手从陆地方向进攻,中国陆军靠着地形优势,完全能顶得住。印度陆军规模虽大,但装备现代化程度参差不齐,好的坏的混着来。越南陆军装备就更次了,咱们用两支重装合成旅对付他俩完全没问题。再看海军,中国三航母编队现在已经慢慢成型,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连美国都甘拜下风,055型驱逐舰的112个发射单元,能装各种导弹,从近海防御到远洋护卫,作战范围可以拓展到1500公里外。假设日本和澳大利亚组成海上联军来犯,中国海军也完全不虚。日本海上自卫队虽说有先进驱逐舰,可数量不够,具备防空级别的才8艘。澳大利亚海军规模也不算大,咱们的航母编队、核潜艇再加上反舰导弹,完全有能力让他们靠近不了近海。空军那边,韩国空军虽然有F-35战机,但数量不多,菲律宾空军装备更落后,若是它俩在空中动歪心思,咱们的歼-20将第一时间争夺制空权,运-20快速运送物资和人员,空警-500则担当“千里眼”角色,任何一方的举动都在监视之内,牢牢掌握制空权。火箭军更是咱们的硬底气,东风-41能打1.4万公里,东风-17也很难被拦住,就算遇上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力量,再加上前面说的那几个国家一起动手,咱们也有底气接招。美国虽然有航母和海外基地,但咱们的区域拒止体系,再加上东风系列导弹配合着打,谁来都是送人头。总的来说,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,中国军事体系发展,就是朝着同时面对多国进攻而走的。咱们从不主动惹事,但要是真有好几个国家来打,靠着各军种的配合,绝对能保住国家的安全。#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#
俄罗斯穷疯了吗?连裤衩子都挂出来卖了!向印度出售苏57战机,而且价格还非常优惠,

俄罗斯穷疯了吗?连裤衩子都挂出来卖了!向印度出售苏57战机,而且价格还非常优惠,

俄罗斯穷疯了吗?连裤衩子都挂出来卖了!向印度出售苏57战机,而且价格还非常优惠,只要8500万美元一架。这还不算,俄罗斯还表示,可以在印度建立苏57的生产线,并向印度转让苏57的全套技术。要说俄罗斯为啥把苏-57这宝贝疙瘩以白菜价卖给印度,还搭上全套技术和生产线,这事儿得从老毛子的裤衩都快当掉的经济状况说起。自打乌克兰冲突爆发后,西方制裁跟暴风雪似的往俄罗斯头上砸,油气出口被卡脖子,卢布跟坐过山车似的狂跌,军工复合体更是被拆了台柱子——芯片断供、零件缺货,连T-90坦克的生产线都得靠拆东墙补西墙维持。这种节骨眼上,俄罗斯军工企业就差在脑门上贴"给钱就卖"的纸条了,苏-57作为压箱底的五代机,自然成了救命稻草。其实苏-57这项目从娘胎里就带着缺钱的毛病。当年印度雄心勃勃地投了20多亿美元加入FGFA项目,结果一看原型机那拉胯的隐身性能和不靠谱的发动机,当场就反悔退群了。俄罗斯自己硬着头皮搞下去,结果2024年量产的时候,单架成本飙升到1.5亿美元,比F-35还贵,这谁买得起啊?眼瞅着生产线要停工,俄罗斯咬咬牙把价格砍到8500万美元,这价连生产成本都不够,摆明了是赔本赚吆喝。更绝的是,俄罗斯还主动提出在印度建生产线,把包括隐身涂层配方、雷达火控系统这些核心技术都往外掏,这哪是卖飞机啊,简直是把家底都端给印度了。有人可能要问,俄罗斯这不是傻吗?把看家本事都交出去,以后还怎么在军火市场混?您还真别说,老毛子这招叫"曲线救国"。首先,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军火买家之一,每年军费开支超过700亿美元,而且特别喜欢买俄罗斯的装备。这次苏-57的订单要是成了,俄罗斯不光能拿到几十亿美元的现款,还能把印度绑在自己的军工产业链上。其次,印度一直嚷嚷着要实现"印度制造",莫迪政府做梦都想把军工国产化率提到70%以上。俄罗斯正好顺着这个杆子往上爬,承诺转让技术和生产线,既能满足印度的政治诉求,又能借着印度的工业基础分摊研发成本。要知道,印度斯坦航空可是有组装苏-30MKI的经验,说不定还能帮俄罗斯解决苏-57发动机寿命短、隐身涂层易脱落这些老毛病。更深层的原因还得从地缘政治说起。现在全球军火市场基本被美俄中三家分着吃,美国仗着F-35到处卡脖子,中国的歼-20又不卖,苏-57成了俄罗斯在五代机市场上唯一的牌。要是再抓不住印度,俄罗斯在高端军火市场的份额就得被美国啃得渣都不剩。而且印度在印度洋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,俄罗斯一直想插一脚进去制衡美国和中国。把苏-57生产线搬到印度,就相当于在印度洋边上建了个军事前哨站,以后俄罗斯军舰去印度洋溜达的时候,还能顺道在印度港口补给,这买卖划算到家了。不过俄罗斯这算盘打得再精,也得防着印度留后手。当年印度买俄罗斯航母的时候,硬生生把改装费从7亿美元砍到29亿美元,还逼着俄罗斯搭送了16架米格-29K。这次买苏-57,印度肯定也会狮子大开口,说不定要求把苏-57的航电系统换成法国的,或者把印度国产的"阿斯特拉"导弹整合进去。更麻烦的是,印度军工的"扯皮"传统可是出了名的,当年FGFA项目就是因为双方在技术转让比例上谈崩了才黄的。这次俄罗斯要是真把全套技术交出去,保不齐哪天印度就会搞出个"印度版苏-57",然后拿到国际市场上跟俄罗斯抢生意。再说回苏-57本身,这飞机虽然顶着五代机的名号,可毛病真不少。它的隐身性能连美国F-35的零头都比不上,进气道和尾喷口的设计更是让雷达反射面积大得离谱。发动机方面,虽说"产品30"发动机已经装上了,但推力和寿命还是不如美国的F135。最要命的是,苏-57的信息化程度太低,根本没法和F-35的"战场云"系统相提并论。俄罗斯之所以急着把苏-57推出去,很大程度上是想借着印度的订单倒逼自己升级技术。要是印度真的把生产线建起来了,俄罗斯说不定能借着印度的需求,把苏-57改造成一款真正能打的五代机。最后还有个不能说的秘密——俄罗斯的军工产能已经快见底了。乌克兰冲突打了这么久,俄罗斯的炮弹库存都快打光了,连T-62坦克都从仓库里拉出来重新上战场。在这种情况下,把苏-57的生产线搬到印度,既能腾出国内的产能生产炮弹和坦克,又能利用印度的工业资源继续赚钱。说白了,俄罗斯现在就是拆东墙补西墙,能捞一点是一点。总的来说,俄罗斯卖苏-57给印度,表面上看是穷疯了卖裤衩,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经济、政治和军事赌博。这场赌博要是赢了,俄罗斯既能缓解经济压力,又能巩固在印度的影响力;要是输了,说不定连最后的家底都得搭进去。至于印度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实现军工崛起,那就得看莫迪政府的本事了。
埃及宣布将加入土耳其“可汗”五代机项目,这会是中东版的F-35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

埃及宣布将加入土耳其“可汗”五代机项目,这会是中东版的F-35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

埃及宣布将加入土耳其“可汗”五代机项目,这会是中东版的F-35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土耳其并不具备完整的战机自主研发能力。“可汗”虽然打着五代机的名号,但在气动设计、结构布局、材料选用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,问题颇多—...